会员中心 Insert title here

报告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报告中心 > 年报
  • 2023年金联创石蜡市场年度报告V2

    2024-02-20
    2023年国际原油高位震荡,能化产品成本端表现坚挺。大宗商品普遍经历先涨后跌长周期弱势震荡的行情,然2023年石蜡行业在供需双弱的走势下呈现先跌后涨的走势。本年度,国内石蜡部分炼厂检修,供应持续偏紧,炼厂库存低位运行。据金联创数据监测,国内石蜡产量为158.05万吨,同比-3.56%;据海关数据显示,国内石蜡出口量74.54万吨,同比+0.73%;石蜡表观消费量84.34万吨,同比-7.66%。一方面,原料原油价格高位运行,供应偏紧及出口需求的支撑;另一方面,下游需求相对平缓又抑制了消费量的提升。 2024年国内石蜡行业供需面将如何变化?石蜡出口市场如何给予石蜡市场支撑?石蜡价格走势将如何演绎?金联创石蜡年报将全方位多角度对中国石蜡行业现状及未来进行深度分析、论述,为您的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详情]
  • 2023年金联创船用燃料油市场年度报告V2

    2024-02-20
    近年,全球航运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2023年更是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的一年,传统燃油与清洁能源竞争加剧,且全球经济恢复不及预期,海运业承压给中国船用燃料油市场发展带来阻力。 2023年在国产低硫资源供应不足,进口低硫资源长期没有价格优势的影响下,迫使部分经销商改变策略将加注重心转移至高硫船燃方面,中国保税船用燃料油市场的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区域牌照企业与全国牌照企业的市场份额也有了明显波动。同时,由于低硫原料供应区域及数量变化,内贸船用燃料油供需格局也出现变化,东北华南地区市场份额逐步缩小,华北华东地区市场份额持续增加。而航运市场表现不佳,运力过剩情况频频出现,船东停船停航,内贸船用燃料油需求缩减明显。 保税低硫船燃生产及出口效益欠佳,炼厂积极性受挫,外加燃料油出口配额严重不足影响,2023年国产保税低硫船燃产量总计1317万吨,同比减少17.18%。保税船用燃料油进口总量为414万吨,同比下降19%。航运需求恢复缓慢,2023年中国保税船用油需求量小幅下降至1945万吨,同比跌3.14%。低硫原料供应偏紧且价格高企,商家长期低利润运行,调和积极性有限,多以销定产为主。2023年内贸船用燃料油供应量在700万吨。市场运力过剩,终端需求疲软,2023年内贸船用油需求量在675万吨。 展望未来中国船用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环保要求的严苛,替代清洁能源呼声高涨,传统燃料市场份额势必受到压缩,中国保税船用油及内贸船用油供应和需求又会迎来怎样的格局?金联创2023年船用燃料油报告立足新的市场及政策变化,将为您立体化呈现行业全景,助您科学决策、全面布局! [详情]
  • 2023年金联创邻二甲苯/苯酐市场年度报告V2

    2024-02-08
    2023年,国内邻二甲苯/苯酐行业突破层层困境,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石油能源价格的持续走高,带动石化芳烃链成本持续加压,挤压邻二甲苯/苯酐利润的同时一定程度挫伤企业开工积极性。随着国内苯酐行业产能过剩、供需矛盾现象的凸显,行业进口需求持续下降同时出口量呈现增长。 步入2024年,邻二甲苯行业产能趋于稳定,新增产能较少。邻苯下游较为单一,依旧以平衡二甲苯、对二甲苯以及邻法苯酐利润等多方影响因素为主。而苯酐行业则受到邻萘竞争、需求较弱等因素的影响,新增与暂时退出现象并存。增塑剂、不饱和树脂、醇酸树脂仍是苯酐的主要下游产品。2024年,苯酐面临来自终端增塑剂需求的持续萎缩和来自低价萘法货源对其它下游终端的冲击将持续加码。因此未来邻二甲苯/苯酐发展仍旧面临巨大挑战。 2023年金联创邻二甲苯/苯酐市场年度报告将和您一起全方位、多层次地回顾市场走势、供需变化及行情特点等方方面面,系统梳理上下游行业发展趋势,展望2024年发展前景! [详情]
  • 2023年金联创SBS市场年度报告V2

    2024-02-08
    2023年,中国SBS油胶、干胶市场重心走低。截止至10月底,SBS油胶运行区间在10500-13000元/吨,振幅2500元/吨,年度均价为11941元/吨;SBS干胶运行区间在10900-13700元/吨,振幅2800元/吨,年度均价为12608元/吨。年内,生产企业停车检修增多,比如巴陵石化、菏泽科信、宁波长鸿、惠州李长荣等,但是海南巴陵新建装置6月份后产能陆续释放,以及俄罗斯进口量大幅增加,综合算来,供应呈现增加。需求方面,下游鞋企国内单、外贸单减少,道路建设不温不火,消耗旺季资金不到位,需求端整体偏弱。生产企业为应对需求的不足,减少供应来调整。 [详情]
  • 2023年烧碱、液氯市场年度报告V2

    2024-02-08
    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在上年大幅回落之后进一步放缓。持续的俄乌冲突和新冠疫情造成的负面冲击限制了经济复苏的步伐。因服务业的需求增加,全球经济复苏呈现出一定的韧性,且抗通胀也取得了进展,全球经济增加了“软着陆”的可能性。目前经济增长远低于疫情之前的平均水平,中期增长前景也进一步减弱,且地区分化有所扩大。 [详情]